面包屑首页新闻资讯暑期 “文博场馆热”,如何更加吸引青少年

暑期 “文博场馆热”,如何更加吸引青少年

时间:2025-03-22     来源:海南鑫时空科技有限公司

“虽然晚上六七点馆里依然人挤人,但在北京能免费‘打卡’自带流量的大 IP 三星堆,无异于聆听一场古今之间、地域之间的对话,无论是学术性还是观赏性,都太值了!” 一位青年网友在观看完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出的 “探秘古蜀文明 —— 三星堆与金沙” 展览,领略 200 多件文物传递的古蜀文明之神秘恢宏后,在社交平台留下感言。​随着暑期来临,各地文博场馆再掀热潮,越来越多青少年将逛馆、看展列入暑期计划。不过,部分学生也表示参观体验存在一些 “小失落”:有的场馆需求火热,预约票一票难求

展厅设计,展厅,海南鑫时空

“虽然晚上六七点馆里依然人挤人,但在北京能免费‘打卡’自带流量的大 IP 三星堆,无异于聆听一场古今之间、地域之间的对话,无论是学术性还是观赏性,都太值了!” 一位青年网友在观看完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出的 “探秘古蜀文明 —— 三星堆与金沙” 展览,领略 200 多件文物传递的古蜀文明之神秘恢宏后,在社交平台留下感言。
随着暑期来临,各地文博场馆再掀热潮,越来越多青少年将逛馆、看展列入暑期计划。不过,部分学生也表示参观体验存在一些 “小失落”:有的场馆需求火热,预约票一票难求;有的特展难得一见,但门票价格动辄百元乃至数百元,经济尚未独立的青少年难以承受;有的馆主题小众有特色,可展陈老旧,内容设置和 “讲故事” 方式缺乏吸引年轻人的元素。那么,文博场馆该如何更好地迎接青少年的参观热情?怎样进一步探索 “适青化” 方式,实现青少年的求知探索和场馆的文化服务 “双向奔赴” 呢?
今春开馆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,三楼主展厅大屏展示的一封 “合同书” 吸引不少青年驻足。合同 “甲乙方” 分别是 “中国核潜艇之父” 彭士禄和他的外孙女彭瑶。“科学家通常给人严肃的印象,但这件展品让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的一面鲜活起来,展现出温馨可亲的一面。” 该馆副馆长孟令耘认为,采用年轻人易于理解、富有感染力的展陈语言,是讲好科学家故事的关键。
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也在展陈 “适青化” 方面下足功夫。暑假期间,在 “萌生:从齐白石到黄永玉” 展览中,黄永玉的猫头鹰、青蛙,齐白石的虾等作品被制作成动画小视频,展厅里回荡着小鸟歌声、青蛙叫声、猴子嬉闹声、潺潺流水声,为青少年观众带来视听盛宴。“考虑到暑期学生参观、研学高潮,我们专门策划了这个展览。展览中,270 余件以动物为主题的绘画与雕塑艺术作品亮相。策展时,特别考虑青少年接受能力,弱化美术史脉络,突出展品趣味性;在展陈设计和空间搭建安排上,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视角,比如展厅穿插布置 15 张伊索寓言插画,都放在较低位置,方便小观众端详。”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介绍。
吸引青少年观众的还有数字化、信息化呈现方式。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,球状巨幕影片《中华科技文明展 (序)》,从大禹治水、都江堰工程、二十四节气与农时,到青铜器冶炼铸造、子午线测量,直观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;在山西博物院,动画里的古晋国文物 “晋公盘” 灌上水后,盘中鸭子、鱼、乌龟等仿若游动,尽显文物设计精巧;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,“不止运河” 沉浸式体验展让观众仿佛乘船,随屏幕光影前进,畅游大运河胜景。